徵信和權屬管理
徵信管理
徵信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據稱超過千億規模(可參考美國富國銀行報告和平安證券報告),也是目前大數據應用領域最有前途的方向之一。
目前徵信相關的大量有效數據集中在少數機構手中。由於這些數據太過敏感,並且具備極高的商業價值,往往會被嚴密保護起來,形成很高的行業門檻。
雖然現在大量的互聯網企業(包括各類社交網站)嘗試從各種維度獲取了海量的用戶信息,但從徵信角度看,這些數據仍然存在若干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
數據量不足:數據量越大,能獲得的價值自然越高,過少的數據量無法產生有效價值;
相關度較差:最核心的數據也往往是最敏感的。在隱私高度敏感的今天,用戶都不希望暴露過多數據給第三方,因此企業獲取到數據中有效成分往往很少;
時效性不足:企業可以從明面上獲取到的用戶數據往往是過時的,甚至存在虛假信息,對相關分析的可信度造成嚴重干擾。
區塊鏈天然存在著無法篡改、不可抵賴的特性。同時,區塊鏈平臺將可能提供前所未有規模的相關性極高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在時空中準確定位,並嚴格關聯到用戶。因此,基於區塊鏈提供數據進行徵信管理,將大大提高信用評估的準確率,同時降低評估成本。
另外,跟傳統依靠人工的審核過程不同,區塊鏈中交易處理完全遵循約定自動化執行。基於區塊鏈的信用機制將天然具備穩定性和中立性。
目前,包括 IDG、騰訊、安永、普華永道等都已投資或進入基於區塊鏈的徵信管理領域,特別是跟保險和互助經濟相關的應用場景。
權屬管理
區塊鏈技術可以用於產權、版權等所有權的管理和追蹤。其中包括汽車、房屋、藝術品等各種貴重物品的交易等,也包括數字出版物,以及可以標記的數字資源。
目前權屬管理領域存在的幾個難題是:
物品所有權的確認和管理;
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
必要的隱私保護機制。
以房屋交易為例。買賣雙方往往需要依託中介機構來確保交易的進行,並通過紙質的材料證明房屋所有權。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中介機構也無法確保交易的正常進行。
而利用區塊鏈技術,物品的所有權是寫在數字鏈上的,誰都無法修改。並且一旦出現合同中約定情況,區塊鏈技術將確保合同能得到準確執行。這能有效減少傳統情況下糾紛仲裁環節的人工干預和執行成本。
例如,公正通(Factom)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來革新商業社會和政府部門的數據管理和數據記錄方式。包括審計系統、醫療信息記錄、供應鏈管理、投票系統、財產契據、法律應用、金融系統等。它將待確權數據的指紋存放到基於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中,可以提供資產所有權的追蹤服務。
區塊鏈賬本共享、信息可追蹤溯源且不可篡改的特性同樣可用於打擊造假和防範欺詐。Everledger 自 2016 年起就研究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貴重資產檢測系統,將鑽石或者藝術品等的權屬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並於 2017 年宣佈與 IBM 合作,實現生產商、加工商、運送方、零售商等多方之間的可信高效協作。
類似地,針對食品造假這一難題,IBM、沃爾瑪、清華大學於 2016 年底共同宣佈將在食品安全領域展開合作,將用區塊鏈技術搭建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這一全新的供應鏈將改善食品的溯源和物流環節,打造更為安全的全球食品市場。
其他項目
在人力資源和教育領域,MIT 研究員朱莉安娜·納扎雷(Juliana Nazaré)和學術創新部主管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 Schmidt)發表了文章《MIT Media Lab Uses the Bitcoin Blockchain for Digital Certificates》,介紹基於區塊鏈的學歷認證系統。基於該系統,用人單位可以確認求職者的學歷信息是真實可靠的。2018 年 2 月,麻省理工學院嚮應屆畢業生頒發了首批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學位證書。
此外,還包括一些其他相關的應用項目:
Chronicled:基於區塊鏈的球鞋鑑定方案,為正品球鞋添加電子標籤,記錄在區塊鏈上。
Mediachain:通過 metadata 協議,將內容創造者與作品唯一對應。
Mycelia:區塊鏈產權保護項目,為音樂人實現音樂的自由交易。
Tierion: 將用戶數據錨定在比特幣或以太坊區塊鏈上,並生成“區塊鏈收據”。
Ziggurat:基於區塊鏈提供文字、圖片、音視頻版權資產的登記和管理服務。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